據《禹城縣志》記載,制作扒雞禹城城北月牙灣村民奎,其祖輩皆以煮雞為生。他家把殺好的雞將兩腿交叉別入膛內,把兩翅膀從雞脖的刀口插入,讓翅尖從嘴的兩側伸出,然后放上常用的佐料,曰"扒雞"。后來,為招攬生意,他請一名老中醫(yī)開了丁香、桂皮、花椒、大料、小茴香等5味調味品,煮出的扒雞,大開胃口,那時叫作"五香扒雞"。
奎18歲那年(清光緒十七年,即公元1891年)秋季的一天傍晚,他把20多只雞煮在鍋里,灶中多加劈柴,燃起火就去歇息,由于勞累,醒來時天已大亮,燉時大過,鍋里的雞塌了下去,一提雞腿,骨肉分離。他哭笑不得,只好用鐵笊籬小心地把雞撈到籃子里提到縣城去賣,并將煮爛的雞取名叫"五香脫骨扒雞"。
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,與本站立場無關。